轉(zhuǎn)眼間又到了中秋賞月之時,中秋節(jié)如水的夜色籠罩著笑語紛飛的興致,宛如一首幽美朦朧的詩,斑斕在這令人遐思的畫卷中;一片清輝播撒人間,我們的祝福和期盼都釋懷在十五的眼眸里,隨著月光的朦朧而充滿激情。
從蘇軾的“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”之后,就沒有可讀的關于中秋的文字了。然而,每到一年一度月圓的時候,人們還是要寫一些關于“中秋”的文字,這是因為有太多的思念,有太多的牽掛,是因為這中秋之夜撩撥起了有情人那幽幽的情愫。
中秋是用思念疊成的素箋,別在那深邃的空中,供人們吟詠,咀嚼;中秋是用牽掛做成的月餅,擺在那精致的盤子里,供人們掂量,品嘗。中秋是南國那灼灼的紅豆,中秋是慈母手中那一條細細的線,中秋就是那夕陽西下,斷腸人在天涯。
少年盼春節(jié),青年過七夕,中秋則是老年人的節(jié)日。守望在家中的老人把歲月一點一點收集起來,豐滿成一個佳節(jié)。然后,將思念斟滿,將牽掛擦亮,將希望燃起,在那月亮漸亮漸圓的時候,靜等兒女們像候鳥一樣從四面八方飛來,圍坐在月光之下,將中秋之夜點燃。
兒女們就像那輪又圓又亮的中秋月,準時圍坐在父母的身邊,將那素雅的清輝映照在父母那慈祥的臉上。一輪明月當頭,兒女共話嬋娟,其樂也融融。
團圓的宴席散了,月亮漸漸隱去,它將沿著自己的軌跡默默行走。而父母則像那蔚藍的天空,將自己擦拭的一塵不染,在那里靜靜等待,等待下一次月圓的時候,一輪清新明亮的圓月走進自己的心中。
中秋,又中秋。一次中秋一份濃濃的親情,一次月圓慰藉一回長長的相思。中秋夜那輪圓月就是時光的車輪,碾去悠悠的歲月,卻牽動著多情的目光。
在外奔波的人們,總想在那個月圓的夜晚回到家中,圍坐在親人中間,共仰一輪明月,把酒話桑麻。因此,這多情的中秋月就催生了許多優(yōu)美的詩篇,賦予中秋之夜無限的溫情與詩意。“吹破殘煙入夜風。一軒明月上簾櫳。因驚路遠人還遠,縱得心同寢未同。情脈脈,意忡忡。碧云歸去認無蹤。只應曾向前生里,愛把鴛鴦兩處籠。”這首《鷓鴣天》就叫我們感受到了月圓人未圓的缺憾和輾轉(zhuǎn)反側(cè)的幽幽情懷。
一次又一次,一年又一年,這種思念和牽掛猶如錢塘江的潮水,一波又一波,連綿不斷;就如同小溪潺潺日夜流,終成一片浩瀚的江海。在那些守望家門的老人的心中,在那些漂泊江湖的游子的心里,中秋之夜那輪圓圓的明月就是彼此心中的約定,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時”。敞開心扉,叫一輪明月入懷來。不論“舉頭望明月,低頭思故鄉(xiāng)”也好,“今夜月明人盡望,不知秋思落誰家”也好,那一輪明月就是他們?nèi)康募耐。不管身處何方,不管心系何處,在這月圓之夜,都會遙望夜空,在那朗朗的圓月中書寫屬于自己的詩行,在那圓圓的明月里尋找來自千里之外的慰藉。中秋的月啊,在圓著人們的相思夢,一年又一年。
中秋節(jié)其實是一個令人喜悅的節(jié)日。忙碌了一年的人們,迎來了豐收的季節(jié)?茨秋枬M的谷穗在微風里掀起金色的波浪,那圓圓的向日葵彎著腰向著肥沃的土地致謝,那一坡一坡的西瓜將黃土高坡披上斑斑迷彩,看那滿川的果樹用橙黃橘紅傳遞著豐收的喜訊。人們怎能不喜上眉梢呢?
豐衣足食了,有了閑暇的時間,會更加牽掛奔波在外的親人,希望親人們團聚在一起把酒話豐年,共享團圓。也許中秋的情結(jié)就在于此。
一輪明凈如水的月,流淌著溫婉的遐思,潑灑著淺淡的水墨,向世人徐徐舒展了一軸包含盛情的畫卷,給人以美好的回憶與向往。不知何時中秋月色滲透進了窗明幾凈寒欞,落在書案上浸染那一卷詩句和杯盞里的佳釀,墨硯映著嬋娟,也變得幾分清涼:一束柔毫描月圓,增添愁緒,臨窗飄溢著酣暢淋漓的墨香;又將一簾幽夢,拋向了枝頭,隔著朱樓小榭,高唱滿月的獨奏,演繹人間的美好祝福。
愿今年的中秋節(jié),愿所有的人,花好,月圓,人更圓;共度今宵,不眠今夜,同慶中秋,賞月團圓,年年今日……
紅動傳媒,在這個特別的日子,送上我們最誠摯的祝福!
祝福朋友們生活開心,事業(yè)順利,身體健康。
祝甜蜜伴你走過一年中的每一天,
溫馨隨你度過一天中的每一時,
平安同你走過一時中的每一分,
快樂陪你度過一分中的每一秒!
中秋節(jié)快樂!闔家幸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