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高成紙質量、降低生產成本,無疑是企業(yè)一直追求的目標。出現紙病以及產生大量損紙卻是生產過程中惱人的問題,也是影響企業(yè)利潤的關鍵。那么怎么由紙病找出生產出現問題環(huán)節(jié),怎么降低損紙量呢?請看今天智橋請來的造紙醫(yī)生給您的解答!
在造紙過程中如何尋找到底哪里出現問題
1、問題的證實
——什么樣的紙病? 出現在哪里? 出現的頻率?
(1) 確認紙病的特征:如孔洞,裂口,斑點,條痕等。
(2) 確認紙病出現的頻率:
a、連續(xù)出現的問題說明是系統問題,輥子,泵葉輪等;
b、不定時的出現為輔料添加劑或備料的問題;
c、零星出現為聚集物的脫落;
d、新出現的問題:應檢查操作參數,添加方式和添加量,設備,操作問題等;
e、季節(jié)性的出現:可能是樹脂或微生物生長的問題;
f、有規(guī)律的間隔出現:網子或毛布的問題或東西落在紙上。
(3) 紙病的位置和形狀
a、紙頁的正面和反面:紙病出現在成型之后
b、在紙頁的內部:可能是漿料的 問題
c、局限在紙機的操作或傳動側:確認是任意或重復出現
d、只在縱向重復出現:確認紙病之間的距離
2、確認可能的原因
——對系統進行分析,此時不能只憑經驗就斷然認為是某個部位原因,而要利用專業(yè)知識和根據系統的變化再結合必要的科學儀器,來確定可能的原因
3、采取補救措施
——確定大多數可能的原因,根據列出的可能原因,按照可抄造難易程度,先把最簡單、對流程不需要做大改動及不需要進行投資的先行改造,再逐步進行為期較長遠的一些計劃
4、對補救后的效果進行評估
——繼續(xù)跟蹤以確認問題得到解決
5、保存好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有關數據及記錄,為今后解決問題提供可以借鑒的檔案
與損紙有關的問題及解決辦法
1、加入伏損池稀釋水太多,特別是在伏損池只處理紙邊的情況下:應檢查噴水控制和水壓。
2、網下白水坑溢流到伏損池:需要調節(jié)網下白水坑的溢流,避免損紙系統進入過多的稀釋水。
3、伏損池處理濕損紙的能力不足:需要對分散設備進行改造,以承受全幅損紙時的分散能力。
4、檢查損紙?zhí)幚硐到y配備的所有泵及控制系統。
5、確認泵的能力能否滿足較大流量的要求:檢查泵吸入端的長度。
6、檢查伏損池的控制配置。
7、損紙在碎漿機中漂。
1)損紙碎漿機應能淹沒損紙,并立即將其碎解;
2)調節(jié)噴水管的位置;
3)檢查循環(huán);
4)保證足夠的攪拌力把損紙拉到轉子區(qū)。
8、損紙碎漿機的液位變化:查看液位傳感器是否被損紙堵塞。
9、檢查渦輪轉子和提取板:
1)調節(jié)轉子葉片和篩板的間隙;
2)如果篩板堵塞可能導致泵的空轉損壞。
10、檢查泵的能力:
1)設計能力不足會導致供料不足;
2)碎漿和泵送能力往往跟不上紙機的改造和速度的提高。
11、損紙漿池:
1)保證能力足夠,大多數的紙機損紙漿池的能力不夠;
2)檢查攪拌和控制;
3)保證合適的貯存濃度。
12、控制系統:
1)保證所有的控制裝置的校準和維護;
2)濃度控制不好會影響到整個系統和紙機操作。
13、水稀釋不穩(wěn):
1)對白水要求過大的部分會導致斷頭;
2)保證合適的白水儲存能力。
其實,每家企業(yè)都是有潛力可挖的,類似的紙病問題在實際生產中每天都會遇到,想多學點相關知識(自己掌握點紙病的知識以便碰到類似問題,在造紙醫(yī)生趕到之前自己先拿點主意),可以與我們交流。
來看造紙醫(yī)生千萬記住要帶病歷和零錢! 人多時掛號可能還要排隊哦,我們還有專家門診,可能要多花點銀子,但經驗豐富,效果好!這些牛×醫(yī)生平時可是不好請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