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6日下午14:30~16:00,廣東省包協(xié)情報委、《包裝前沿》主辦的包裝前沿云課堂再次在包裝前沿技術QQ總群(121451012)開課,本次主題是“食品包裝新法規(guī)及衛(wèi)生安全解決方案探討”,邀請了北京華騰研發(fā)工程師王竹女士主講。
王工為大家介紹了與食品包裝企業(yè)生產(chǎn)息息相關的新國標系列,并重點介紹了PAA、塑化劑、壬基酚、重金屬、苯等風險物質的檢測方法及控制手段,確保產(chǎn)品在企業(yè)的質量控制措施下符合新國標要求。
針對大家關心的PAA(初級芳香胺)如何控制才能保證指標合格的問題,王工建議企業(yè)應注意以下方面:
在檢測PAA時主要注意三方面:
一是復合膜的結構。因為在檢測PAA遷移量時,基材的厚度、阻隔性會對其遷移造成影響,因此在進行測試時,需要嚴格規(guī)定復合膜的結構,通常最為嚴苛的結構為:NY(15um)/PE(30um)。
二是復合膜的上膠量。通常來說,上膠量越大,PAA的遷移量越高,因此在進行測試時,要針對復合膜的應用領域,控制好上膠量,再進行測試。
三是熟化完成后到檢測前這段時間的控制。PAA遷移量是一個隨時間衰減的過程,因此在檢測時通常需要在完成熟化后立即進行,如果條件不允許,可以放入冰箱等低溫設備中,延緩衰減過程。
在生產(chǎn)時要嚴格控制的指標包括:
固化劑中游離芳香族異氰酸酯的含量,以及復合膜的熟化溫度、時間。因為PAA的根本來源是芳香族異氰酸酯,所以想要使產(chǎn)品的PAA遷移量達標,應對固化劑中的芳香族異氰酸酯含量進行監(jiān)控。復合膜在熟化時盡量按照說明書中要求進行,復合膜固化得越好,PAA的遷移量會越低。